2023年2月9號至2月11號,公司組織總部機關及部分分支機構成員到安陽市林州市參與了為期三天的“弘揚紅旗渠精神,凝心聚力創(chuàng)新篇”素質拓展訓練。
通過三天時間的參觀學習,集體活動,思想教育,我的心靈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尤其是“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協(xié)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和石板巖供銷合作社“一心為民、勤儉辦社、無私奉獻的“扁擔精神”讓我內(nèi)心無比震撼。由此是我感受到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光輝文明,孕育出的精神財富是那么的豐厚,能給人無窮無盡的力量。
當我踏上紅旗渠,用鏡頭記錄下那一渠清水,用心感受那一段往事,真切地體會到了林縣人民修渠之難,理解了共產(chǎn)黨人為民造福的初心。紅旗渠精神是一種力量,它告訴我們,只要敢于擔當、敢于拼搏,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解決不了的問題、干不成的事業(yè)。
紅旗渠精神已成為我們整個國家和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我們要做紅旗渠精神的傳承者、實踐者、發(fā)展者,永葆紅旗渠精神的青春與活力!
通過本次的拓展學習,我對紅旗渠精神有了深入的了解,被這種為改變命運而大無畏的精神氣概所感動,也理解了林州作為環(huán)境條件并不突出的一個縣級市卻取得了如今的種種成就的內(nèi)在的深刻原因紅旗渠精神對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大的啟發(fā)。
首先是窮則思變。林州是一個歷史上就嚴重缺水的地方,在這兒生活的人們飽受缺水之苦。當?shù)亓鱾髦駠跄甑囊粋€故事,桑耳莊村的桑林茂老漢大年三十去很遠的地方擔回兩桶水過年,前去接公爹的兒媳王水娥在接過公爹水擔時不小心弄灑了水,羞愧的王水娥在大年初一早上被人發(fā)現(xiàn)已在屋里上吊身亡,一擔水要了一個年輕的生命窮而不變注定是可悲的,林縣人祖祖輩輩飽受缺水之苦,他們需要的是改變,改變這種生命無尊嚴的生活。窮則思變是改變命運的第一步和導火索,只有真正從思想上認識到需要改變了,命運之神才會在漫天的風暴烏云中為你裂開一道霞光。
其次是超強的執(zhí)行力。窮則思變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還會有大量的困難在路途中阻礙著前行的人們。紅旗渠的修建初期,人們對該工程的修建存在著輕敵和盲目樂觀的情緒;在隨后工程遇阻困難重重的情況下,又有一部分人產(chǎn)生了消極怠工的情緒。但是,林縣人民有著強烈的責任擔當精神,對于水的渴望是他們前行的強大動力。十萬開山者絕壁穿石,挖渠千里,原計劃 8 個月完成的紅旗渠工程歷時十年終完工,紅旗渠的建設者們用自己的辛苦勞作甚至生命換來了“世界第九大奇跡”,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關鍵是黨的領導。俗話說得好,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紅旗渠工程是共產(chǎn)黨人用使命和擔當做出的戰(zhàn)略抉擇。林縣人民在縣委書記楊貴的帶領下,通過十年的功力和汗水、十年的艱辛與智慧、十年的心血和砥礪、十年的追夢與收獲,最終孕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協(xié)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紅旗渠精神已經(jīng)寫入了共產(chǎn)黨人的基因里,時刻激勵著他們,解人民所苦,憂人民所憂。
學習紅旗渠精神,就是學習林州人“十年修一渠,一渠成奇跡“雖然在新的時代,新的社會下,像過去那樣艱苦的社會環(huán)境是不會再有的。但是正如馬克思提到,決定事物發(fā)展方向的是事物本身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所以,雖然沒有讓我們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外部環(huán)境,但是我們?nèi)匀粦搶W習這種攻克困難,解決困難的韌勁應該把這種韌勁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學習紅旗渠精神,就是學習林州人“吃苦耐勞、無私奉獻”。傳承紅旗渠精神,在當前社會中人民生活和物質都比較富有,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應該摒棄浮夸,腳路實地,無私奉獻,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與時俱進,勇于創(chuàng)新,以實際行動不斷把“紅旗渠“精神傳承下去并發(fā)揚光大,為公司的發(fā)展就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企業(yè)在不斷發(fā)展過程中會遇到各種挑戰(zhàn)和危機。作為一個建基團隊的成員,我們要立足崗位,牢記初心,實事求是,勇于擔當,傳承和發(fā)揚好紅旗渠精神,樹立大局意識、使命意識,踏實進取、用心努力,以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要求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Copyright ? 1998-2024 建基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12023889號 XML地圖
24小時免費咨詢
請輸入您的聯(lián)系電話,座機請加區(qū)號